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艺术设计系 > 工作动态 > 正文

艺动青春 行知“苏沪”—艺术设计系苏州、上海行知课堂

发布日期:2025-05-09 来源:  浏览次数:


艺动青春 行知“苏沪”




为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欣赏。3月 9 日至 4 月 26 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445名师生在系主任范明亮及专业教师团队带领下,分两批赴“中国水乡古镇活化石” 苏州甪直开展为期两周的风景写生实践活动。



01

启程:怀揣艺术初心,奔赴江南画卷


全体师生们从成都西站启程,在35小时的车程中,专业老师指导同学们用画笔记录沿途风光,车厢瞬间化作流动的艺术课堂;谈天说地分享创作灵感,欢声笑语不断;师生们通过趣味游戏增进彼此默契。在漫长旅途中,青春活力与艺术热情交织,展现出艺术设计系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即将开启的写生实践提前预热。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02

开课:深耕古镇肌理,描绘水乡神韵

甪直古镇作为拥有 2500 年历史的江南水乡,以 “桥多、水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 闻名,其粉墙黛瓦的民居、斑驳沧桑的古桥、错落有致的河埠头,构成了天然的艺术写生课堂。范明亮主任开课时强调:“希望同学们在实景中感悟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用画笔捕捉传统建筑的细节之美与人文温度。”


undefined


实践:行走中的课堂,多维赋能成长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课堂以苏州、上海等地为实践载体,依托叶圣陶纪念馆、万盛米行、保圣寺等文化地标,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




行知足迹——苏州博物馆

走进苏州博物馆,这座由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以白墙灰瓦为基调,将现代几何造型与江南园林元素巧妙融合。同学们一边用画笔记录建筑的光影之美,一边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空间中汲取艺术灵感。


undefined






行知足迹——拙政园

走进苏州四大名园之首的拙政园。踏入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池水萦绕其间,回廊曲折通幽。同学们漫步于复廊、水榭,仔细观察太湖石的纹理与花木的布局,聆听导游讲解园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造园理念,在移步换景间感悟江南园林的诗意美学与文化底蕴,为艺术创作汲取灵感。


undefined












行知足迹——叶圣陶纪念馆

  走进叶圣陶纪念馆,导游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叶老的生平。同学们深受触动与启迪。在 “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 旧址中,叶老在此任教时推行教育改革、传播新思想的事迹,让大家看到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馆内陈列的《稻草人》《多收了三五斗》手稿,更直观展现了他以笔为刃、关注民生的文学初心。这些珍贵史料与故事,激发了同学们对教育事业的敬意,更坚定了以艺术创作反映社会、服务人民的信念。同学们表示,要将叶老的精神融入专业学习,用画笔传递时代声音,以作品践行文化传承使命。


undefined






行知足迹——万盛米行


走进万盛米行,这座始建于民国初年的江南老字号米行,曾是叶圣陶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 “万盛米行” 的原型。推开斑驳的木门,老式的柜台、米囤、风车等器具陈列其间,仿佛重现当年米市繁忙的景象。同学们穿梭在古朴的建筑里,感受着历史与文学交织的韵味,为写生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行知足迹——江南民居


     走进沈宅与萧宅,探寻江南古建筑的独特韵味。沈宅始建于同治年间,是甪直教育家沈柏寒的故居,前厅后堂、雕梁画栋,砖雕门楼刻有 “积厚流光” 四字,尽显大户人家的典雅庄重。萧宅则是甪直 “五古” 之一,曾为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取景地,粉墙黛瓦间,花格门窗、砖雕门楼诉说着岁月故事。同学们穿梭其中,观察建筑细节,感受传统民居的人文气息与美学精髓。


undefined
undefined






行知足迹——上海外滩

走进上海外滩,漫步于外滩的百年建筑群之间,一边是万国建筑博览群的雄伟壮观,一边是现代都市的繁华璀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古老的建筑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屹立不倒,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则以其独特的设计和风格与之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上海这座城市从过去到现在的辉煌历程。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建筑的独特风貌,更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脉与现代都市美学的激烈碰撞,进一步增强了对城市文化的感知与理解。




undefined  







展望:以艺为桥,续写实践育人新篇


此次苏州、上海之行,为师生提供了观察社会、提炼素材、创新表达的广阔舞台。师生们在行走中观察,在观察中创作,在创作中传承,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建立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层认同。未来,系部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让艺术实践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课堂与社会的桥梁,培养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电话:学院办公室:028-61718155      招生就业处:028-61718111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61718155      电子信箱:cydzb105@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星艺大道366号

  • 学校官方微信

  • 学校官方微博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01831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