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文华大奖剧目《草鞋县令》来甬,“二度梅”得主陈智林上演川味好戏

发布日期:2023-04-05 来源:  浏览次数:

文华大奖剧目《草鞋县令》来甬,“二度梅”得主陈智林上演川味好戏

“江山社稷一叶舟,民意汤汤万古流。离微不二把心修,不负天地载魂舟。官自七品修,官休心不休……”

4月5日晚,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剧目川剧《草鞋县令》登陆宁波天然舞台,“二度梅”得主陈智林领衔,演绎了一出有浓郁巴蜀特色,又具启发意义的川味好戏。

 

可敬可爱的亲民清官

该剧以清朝嘉庆年间真实历史人物——四川什邡知县纪大奎为素材。纪大奎在什邡任职十年,治县有方,因常穿一双草鞋访贫问苦,被当地群众称为“草鞋县令”。

 

全剧故事源于历史,又在细节上大胆创作。剧情聚焦清嘉庆年间,河水断流,颗粒无收,什邡官仓无粮救灾,饿殍遍野。县令纪大奎在以身涉险帮灾民暂度荒年之后,决心根治什邡水旱之患。他脱下官服,换上草鞋,连夜再到现场查勘,勘破治水秘密,最终修渠成功。

纪大奎升任合州知州赴任之时,百姓齐呼“请大老爷脱靴”,一双又破又烂的草鞋留在了什邡,成了美谈。

 

剧中,纪大奎脱掉官靴,换上草鞋,是最具象征性的桥段。纪大奎为了找到治水之策夜探古瀑口,但山路崎岖险阻,一路艰难无比,身着官服反而成为前进的负累。于是他脱下官袍着布衣,脱下官靴换草鞋,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坚定为民平乱的决心。

全剧除塑造了一个可敬可爱的清官形象之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嘲讽批判了那些循规蹈矩、唯命是从、患得患失、官贵民轻的官员作风和职场恶习。

川剧是巴蜀文化的“活化石”

《草鞋县令》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四川省川剧院联合打造,著名导演查明哲执导,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二度梅”得主陈智林领衔主演,梅花奖得主肖德美、刘谊以及李乔松、苏明德等川剧名家联袂主演。

作品既继承传统川剧折子戏的韵味,又融入当代戏剧的舞美设计,运用科技手段,以及具有幽默感和接地气的唱词表演,把一个睿智果敢、清廉朴实、仁德亲民的“草鞋县令”形象展现在舞台上。

 

当晚,陈智林在宁波接受了记者采访。“这是我第四次到宁波,第一次是变脸,第二次是《巴山秀才》,第三次是《易胆大》,这是第四次。”陈智林表示,“甬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甬城的文化和人文情怀也需要与中国优秀民族文化进行互动,大家在一起相融。”

“这次携《草鞋县令》来宁波,我们拿出了全团最佳的阵容、最强的队伍、最诚心的态度。这是一个守正创新的戏,以最传统的表述和最新的审美来进行全方位的展示,相信不会让观众失望。”陈智林说。

 

3月以来,该剧已走过北京、苏州、上海等多城,陈智林一方面希望在巡演中进一步淬炼演员们的演技,在另一方面也期待向全国观众展现川剧的风采,让更多观众认识川剧、爱上川剧。

“川剧,就像宁波的甬剧一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它是巴蜀文化的‘活化石’,是一个集大成的剧种,融合多种声腔,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也非常灵活。艺术的最大魅力,是能够跟观众交心的,能够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方式里,找到自己的期盼值和感悟,形成良性互动,《草鞋县令》的感染力就在于此。”他说。

 

电话:学院办公室:028-61718155      招生就业处:028-61718111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61718155      电子信箱:cydzb105@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星艺大道366号

  • 学校官方微信

  • 学校官方微博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01831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