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艺术设计系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川艺职教周 | 非遗传承人杨华珍走进艺术设计系:传统工艺对话现代设计

发布日期:2025-06-02 来源:  浏览次数:

 




  5月23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25年“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职教活动周迎来重磅活动——艺术设计系特邀国家级藏羌织绣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女士,在学术一厅开展《民族之花的全球之旅:藏羌织绣的传承与创新》专题讲座。活动吸引了产品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200余名师生参与。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深度对话,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赋能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路径。 



undefined



非遗技艺的时尚新生 从传统纹样到国际 国内 品牌

   讲座中,杨华珍老师通过案例分享,向师生们展示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十二月花》为例,她介绍道:“这幅作品表面只有十一朵花,而第十二朵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寓意艺术需要观者的情感共鸣才能完整。”这一富有哲思的设计理念,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在爱马仕丝巾、宝马内饰设计、华为手机开机画面等国际国内品牌合作案例详细解析了如何将藏羌绣的传统纹样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语言。为《侏罗纪世界》设计的LOGO,通过羌绣刺绣风格将骷髅与花卉、蝴蝶等生命元素结合,赋予传统符号新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核心是生生不息,杨华珍老师特别强调“同学们以后作为设计师要学会用当代语言讲述传统故事



  



非遗文创的年轻化探索让传统走进生活


       在谈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杨华珍老师展示了多个藏羌绣文创产品设计案例。例如“霸王茶姬”合作的“羌调饮茶”项目将羌绣纹样融入茶饮包装和门店设计,让非遗以更年轻、更时尚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此外,团队开发的服饰、帽子、U形枕等文创产品,强调“好的文创产品设计不仅要美观,更要实用,能让人愿意保存和使用”。





师生对话的未来展望让创意点亮设计

       讲座的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踊跃提问,既有对藏羌绣技法的好奇,也有对设计行业发展的思考。例如,一位同学问道:“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平衡传统元素与市场需求?”杨华珍老师道“首先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不是简单搬运符号。比如羌绣的每一针都有其文化寓意,只有读懂它,才能灵活运用。” 同时,杨华珍老师也表示,艺术是一种感觉,同学们要有自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悟性,今后同学们设计的产品若具有创意和市场,可以相互合作,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将产品推向市场。



undefined




       讲座最后,艺术设计系主任张晓果表示:“杨老师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非遗活化的优秀范例,也让学生们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讲座不仅让他们领略了藏羌绣的技艺之美,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创新的热情会积极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深度融合。






       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创意的启迪。杨华珍老师的分享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设计不仅是技能的展现,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的学子们正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属于中国设计的未来之路。



undefined





电话:学院办公室:028-61718155      招生就业处:028-61718111

办学突出问题举报投诉电话:028-61718155      电子信箱:cydzb105@163.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星艺大道366号

  • 学校官方微信

  • 学校官方微博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 蜀ICP备12001831号      川公网安备 51011502000105号